摘要:雍正皇帝即位后,继续执行先帝杜绝私铸的原则,这样可以让国家的物价维持平稳,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因此雍正通宝也就应运而生了。雍正皇帝在管理钱币方面极为严苛,因此雍正通宝私铸的情况特别少见,而且钱币形态工整,边阔字正。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雍正顺利继承皇位。历史上很多人都说雍正皇帝是一个不太光彩的皇帝,但不管历史是怎样去评价雍正皇帝的,他的治国才能还是令世人认可的。雍正皇帝即位后,继续执行先帝杜绝私铸的原则,这样可以让国家的物价维持平稳,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因此雍正通宝也就应运而生了。
公元1723年(雍正元年)时,国家正式铸行雍正通宝。雍正皇帝效仿自己的父亲,力求将钱币打造的尽善尽美,因此沿用了康熙皇帝的制钱标准,钱币重量为一钱四分,钱币的大小也有两种,其中较大的钱币与“康熙通宝”的大小几乎一样,而小的钱币的直径为2.4厘米。
那个时期在全国共计有二十几家钱局,这些钱局都是康熙年间留下来的,而雍正皇帝并没有自己建立钱局,他觉得每个省只设立一个钱局即可,太多了反而不好管理。因此,在公元1726年时,雍正下令每个省只保留一个钱局,随后山西的钱局改名为“宝晋局”,山东省的钱局改名为“宝济局”,而台湾省的钱局则改名为“宝台局”,以此类推。
雍正通宝的钱背文格式按照前朝宝泉和宝源钱的格式,钱币背面左边写着满文“宝”字,而右边则是满文写的钱局的名字。在众多的钱局名字当中,“川、桂、福、台”等几个钱局的名字极为少见。雍正皇帝在管理钱币方面极为严苛,因此雍正通宝私铸的情况特别少见,而且钱币形态工整,边阔字正。
相比康熙通宝而言,雍正通宝的笔画要细一些。 雍正通宝的收藏价值和市场行情 由于雍正通宝共十五个钱局,个别钱局还一度停铸,故钱局不同,存世量也有所不同。细目版别多,存世量大,铸造工艺较好,美品占到现存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不管选择哪种方法来辨别雍正通宝,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少买,自己有经验了,然后再收藏,这样可以少走弯路,避免吃亏上当,这才是最好的一种鉴别雍正通宝真假的方式。
雍正通宝是自“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朝钱币。按严格的排名来说,宝南和宝川二局的雍正通宝最为稀少,因此收藏价值也最高,价格自然也即拔头筹,其价格一般在1500元左右。但在雍正在位的十余年里,前期的雍正通宝明星比后期的少。
在他统治时期,为巩固民心,加强自身的权力,他发行了一种名为雍正通宝的铜钱。且雍正通宝铜钱的种类多达19种,每一种钱币的价值也各不相同。其中,宝黔雍正通宝因局势变动大量流失,存世量不多,自然价值相比于其他通宝铜钱有所提高。
大家可以趁着目前雍正通宝价格还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出手,如果短期内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建议先静观其变,有可能是人为炒作原因导致的,不适宜盲目的跟风追高。
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宝源局雕母 12000元 世宗雍正年间铸,胤。雍正钱按顺治四式,形态工整,规格统一。存世尚有宝黔折二大钱,径3.1厘米,甚罕见,合背钱亦稀少。雍正朝控制极严,民间仿制极少,在执政初年有民间铸钱,形小、铜、铅质,铸钱者均被处极刑,遂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