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是市场规律,却也给爱好者一些启迪,雍正通宝的数量确实少啊。
雍正通宝始铸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通宝,是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钱币,相对数量最少、版式最简的一种制钱,但是由于其规范、精整,个别局铸的雍正通宝一般直径竟在28毫米左右,开创了小平钱币的先河,文字也空前的工整和统一,一直为钱币收藏爱好者所珍爱。这些优点一直为钱币收藏爱好者所珍爱,按钱局和版式分类进行着收藏与研究。
雍正年间计有15个铸钱局,为:宝泉、宝源、宝浙、宝苏、宝河、宝黔、宝安、宝云、宝晋、宝武、宝昌、宝济、宝南、宝川和宝巩等,据载其中部分钱局还一度停铸,造成了各局铸钱数量上的失衡,而严重的比例不协调在当时也许没有什么影响,却对后来的收藏者形成了许多诱惑和乐趣。
雍正通宝真正的为现代钱币爱好者所重视,市场上的价格飞速攀升大约是在几年前的事情,那时正是清廷戏的走红时期,无论顺治、康熙,还是乾隆、咸丰,一律搬上了银幕,有鼻子有眼儿地演义起来,虽然其中不乏胡编乱造,却也以哗众取宠为目的,着实吸引了许多的观众,于是商家看准时机投其所好地推出了“清钱币系列”礼品,
将无数的清钱分门别类按照年号排列起来,形成“清十帝钱币”精装册,实实在在地发了一笔财,只是苦了当年发行数量本来就少的雍正通宝,往往在凑十帝时单单缺少雍正,商家也只能加价狂收,一来二去雍正价格自然大幅度提高了。虽然是市场规律,却也给爱好者一些启迪,雍正通宝的数量确实少啊。
由于雍正在位时间相对其他皇帝来说较为短暂,所以流通以及存世的数量并没有其他四帝多。 雍正通宝重量大约在5.22g左右,后进行改良,重量在4.48g,对于钱币的直径而言,现在市面上流传的多数都是集中在26mm—28mm之间,也有集中26.5mm—27.5mm的直径。
本来雍正通宝发行的就少,再加上这么多年的时间变迁,让它又多次的受到了损失,现在市场上的数量是少之又少,随着收藏需求量增加,现存量大幅减少,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它的价格有了很大的变动。
所以雍正通宝价格是五帝钱当中比较高的,据了解市场上品相稍微好点的价格要去到200元以上。大家可以趁着目前雍正通宝价格还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出手,如果短期内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建议先静观其变,有可能是人为炒作原因导致的,不适宜盲目的跟风追高。
不是为雍正通宝捧场或做托儿,实在是想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说雍正通宝目前的价位还存在着较大的升值空间。 小平钱直径26mm,厚1.2mm,传世珍品为宝黔局折二钱,大钱罕见。
而传世珍品应为折二钱,贵州宝黔局的折二大钱非常罕见。 雍正皇帝1722年即位后,杜绝私铸铜钱,从平抑物价入手,防止白银外流,实行铜钱紧缩政策。顺治在位19年,康熙在位61年,而雍正在位仅仅13年,故雍正通宝铸量相对较少、但其规范、精致。
如果把雍正通宝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就是按钱局还有版式进行分类,这样就方便收藏爱好者对雍正通宝的研穷,从而更好的了解和收藏古货币。 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只在位13年,铸造的钱币较少,因此,“雍正通宝”相对价值较高,普通品种50元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