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们通常把背绿水印一角钱称为背绿一角,这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于1966年1月10日开始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其中一种面额。仅面市了23个月,“背绿”1角即宣告退出流通领域,成为第三套人民币中存世量稀少的品种之一。
我们通常把背绿水印一角钱称为背绿一角,这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于1966年1月10日开始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其中一种面额。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于1967年12月15日将其背面颜色调整为酱紫、橘黄,并宣布自1967年12月起银行对1962年版“背绿”1角实行只收不付。仅面市了23个月,“背绿”1角即宣告退出流通领域,成为第三套人民币中存世量稀少的品种之一。
正面的图案描绘了人物与背景,寓意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以深棕色为主色调。背面以菊花为主要图案中间为棕色,两边分别有墨绿色的明显数量稀少且价格昂贵的有空心五角星和没有五角星两种壹角券,因为图案很像蝴蝶展翅飞翔的样子,所以也称“蝴蝶劵”。
众所皆知,退出流通市场的人民币很容易便会成为收藏市场的热点,在最近的一段时间,第三套人民币的收藏市场价值不断上涨,反观第一,二,三,四套的人民币显得稳定许多。而其中的背绿水印一角劵地位这是高高在上,目前收藏价格相比去年的1.5万元每枚已经增涨了一倍左右,成为了第三套人民币的“首领”占整套人民币的七八成。
那么,为什么背绿一角钱的收藏价值那么高呢?其中除了在发行了一年后,因与之前投入使用的贰角劵颜色相近,导致不法分子将两种钱混淆使用,给金融秩序带来了恶劣的影响。这个“致命”的错误,让背绿一角的流通时间非常短,从而导致了背绿一角的稀缺,给后面的收藏价值加了把力度。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背绿一角身上带有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当时的红色一角券,因卷面图案中的人物偏向右走,在当时犯了“右倾”错误,此后,背印墨绿色菊花的背绿一角“临危受命”,将人物改为偏向右边走,用于取代“红一角”。
自此,中国人民币历史上流通时间最短外加丰富的历史价值,使得背绿一角一跃成为收藏者的宠儿。可想而知,整捆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收藏投资。
由于第三套人民币的做工优美精细,所以在00年以前背绿一角券从未发现过伪造品。但是近年来,价格的上升快速,仿冒品也随之而来。
在最后笔者给大家带来背绿一角劵的防伪知识:首先可以观察纸张的厚度,假的背绿一角劵纸张偏厚,加进的水印清晰与纸币的过渡不自然,边角很尖,但是真的背绿一角劵水印是模糊的。其次可以观察纸张的油性,背绿水印的纸张会比背绿要油些,但这个方法有实践经验者才好判定。
在市场里退市的人民币中,第三套人民币的行情走势是最佳的。这些人民币就是1962年1角的范围之内。无水印的1962年背绿水印1角也是在千元人民币左右一张。
它是第三套人民币中的一个品种,最早于1966年初发行,背面图案为棕色、两端为绿色,因此被人们称为“背绿”。当然,其中少量的1962年一角纸币使用了空心五星水印钞票纸印刷,从而成为了成家珍贵的“背绿水印”。
1962年的一角钱纸币值多少钱? 1962年因为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及其它影响,1962年一角纸币很快就被中国人民银行收回,不再发行,又由于当时制作工艺不够精良,一角纸币在流通过程中收到了很大的损伤,想找到完整的品相好的一角纸币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众所周知,二元人民币目前已经确定成为绝版的面值,也就是说以后人民银行不会再发行这个面值的纸币。 第三套人民币发行过程中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其他历史的原因导致这套人民币几乎每个面值都有不同的版本,而第三套二元人民币也不例外。
主要的原因在于,该套人民币数量越来越少。所发行的货币面额,也随之发生变化,小面额人民币使用越来越少。相对而言1960元所发行的人民币,图案制作非常精美。这套人民币具有自身魅力,因而备受广大收藏者关注。
但是在第三套人民币中又该选择什么样的币种呢?与其在众多藏品中寻寻觅觅,犹豫不决,不如定下心来,做好长线投资1960年5元人民币的准备,相信它是不会让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