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甲申十月初一日,福王命铸弘光钱。古代王朝的建立,必自称具有五行中的一德,如南朝刘宋王朝自称以水德王,故旧史或称为水宋。因此,此弘光钱背穿角上的小四决纹,极有可能象征南明皇帝朱由崧为王者受命之运,暗称以水德王。
由南明福王朱由崧于弘光年间(公元1644年)所铸造。有小平,折二两种版式。小平有单点通,双点通及大弓,行弓,背星,背“凤”等版别。折二钱铸量较少,存世不多,价格较高。
清军入关后的南明政权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后铸行了背上星、穿角加铸小四决纹的弘光通宝钱,其径2.5厘米,厚0.1厘米,重3.8克,黄铜质,钱币传世中因其锌受酸侵蚀的原因呈黑红锈色。此钱背自明清以后铸小四决纹,今日难得一见,因而显得珍贵。
弘光通宝钱史料上多有记载。《明史稿·三王传》载,“福王由崧,神宗第二子福恭王之长子,崇祯十七年五月壬寅,立于南京,号曰弘光,(清)顺治二年(1645年)灭之。”甲申(1644年)三月,京师失守,四月凶问至南京,参赞兵部尚书史可法等迎立为帝,改元弘光,以高宏图、史可法、马士英等为东阁大学士。甲申十月初一日,福王命铸弘光钱。”翁树培《古泉汇考》载:“陈莱孝曰:弘光钱有正书八分书两种,背穿上有星及凤字者。”夏龙《币海漫游》158页中说,弘光钱上有恩、户、工、凤等字和星纹。可见笔者这枚同时铸星和四决纹的弘光通宝钱,泉币专家都未曾见过,极有可能是因战乱而铸量极少的出谱品。
古钱币上同时铸星和四决文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古钱币中穿角上延伸铸小决纹,古钱谱中较少见,而铸四出纹者居多。小四决纹源自秦始皇定型的方孔圆形“半两”钱的尺寸含义。据钱币专家考证,秦半两重12铢,直径26毫米至29毫米,以方孔的四角为起点,分别延长孔边,射线交于外圆,各起点到交点的距离都为“六”的本数或倍数,“六”又是阴阳五行中“水”的记数,说明它和阴阳五行思想有密切联系。弘光钱背穿角向外凸出的斜纹,正是象征“半两”钱“分别延长孔边、射线交于外圆”尺寸的阴阳五行意义。
阴阳五行中的水德,是秦汉方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附会王朝的命运。古代王朝的建立,必自称具有五行中的一德,如南朝刘宋王朝自称以水德王,故旧史或称为水宋。因此,此弘光钱背穿角上的小四决纹,极有可能象征南明皇帝朱由崧为王者受命之运,暗称以水德王。南明都居江南一隅的水乡南京,我们从其“弘光”年号之意也可窥见一斑:弘,大也,如弘愿、弘图。《晋书·裴秀传》有“勋业弘茂。”弘还有扩充、光大之意,《论语·卫灵公》云:“人道弘道,非道弘人。”
弘光通宝作为古钱币之一,现在也是备受大家关注的。弘光通宝的版别众多,并不是所有的版别都值钱。桂、黔版、云版、”背星、等版别应为永历朝补铸。所以,不能看到弘光通宝某个版别涨价了,就后悔自己没有收藏到。
不过并不是所有弘光通宝都不值钱,背面有着“凤”的版别还是很值钱的。大多数人手里只有特别普通的弘光通宝,没有罕见的珍品。小平有单点通,双点通及大弓,行弓,背星,背“凤”等版别。说不定有朝一日能够得到一枚罕见的弘光通宝,很快就能翻身致富。
弘光通宝图片及价格 弘光通宝楷书小平光背5元南明福王朱由崧弘光年在南京即帝位,时在1645年。并铸弘光通宝,分小平,折二两种,小平有楷隶二体,面文直读。说不定有朝一日能够得到一枚罕见的弘光通宝,很快就能翻身致富。
朱由崧称帝的当年农历十月,开始铸造弘光通宝。小平分南京版、凤阳版、桂林版、贵阳版(黔版)、云版、”背星、等版别,其中“凤”指省凤阳,为马士英铸于安徽凤阳。桂、黔版、云版、”背星、等版别应为永历朝补铸。楷书光背传世仅见于《戴拓》一枚。
在弘光钱各式中,有一式特别,也最为珍贵,那就是楷书光背折二大样。可见此钱铸制整体规整,直径28.5毫米,重7.20克,乃通常折二稍大,其为折二大样之形制,应为实在。此钱虽然书体与弘光行用钱书体不一,然,可见其书写仍是相对工整有加。
朱由崧称帝的当年农历十月,开始铸造弘光通宝。弘光通宝版别比较复杂,分为小平和折二两种。“通”字有单点通、双点通之分,有一种长通较少见。弘光通宝折二光背十分罕见,据说传世仅一枚。折二弘光通宝背右铸一“贰”字也稀少。
弘光通宝版别对照表 弘光通宝版别及价格多少
弘光通宝作为古钱币之一,现在也是备受大家关注的。弘光通宝的版别众多,并不是所有的版别都值钱。桂、黔版、云版、”背星、等版别应为永历朝补铸。所以,不能看到弘光通宝某个版别涨价了,就后悔自己没有收藏到。
弘光通宝价格多少 弘光通宝版别介绍及图片
朱由崧称帝的当年农历十月,开始铸造弘光通宝。小平分南京版、凤阳版、桂林版、贵阳版(黔版)、云版、”背星、等版别,其中“凤”指省凤阳,为马士英铸于安徽凤阳。桂、黔版、云版、”背星、等版别应为永历朝补铸。楷书光背传世仅见于《戴拓》一枚。
弘光通宝市场价格是多少 弘光通宝收藏前景分析
在弘光钱各式中,有一式特别,也最为珍贵,那就是楷书光背折二大样。可见此钱铸制整体规整,直径28.5毫米,重7.20克,乃通常折二稍大,其为折二大样之形制,应为实在。此钱虽然书体与弘光行用钱书体不一,然,可见其书写仍是相对工整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