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关专家表示,目前市场中手握整套第一版人民币的藏家大多数都将其视若掌上珍宝,处于惜售状态。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于1948年,当时中国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因此其又被称为“战时货币”。这套人民币包含12种面额62种版别,由21个印制厂印制完成,当中面额最小的为1元,面额最大的为5万元。第一套人民币在流通舞台上露相的时间不长,1955年便停止流通,仅7年。据了解,回收时的速度也非常快,只用100天的时间就收回了货币流通量的98.1%。当时的人们需要兼顾的事情大概太多,没有人将眼光投放到这套钱币身上,甚至连银行也忽略了它隐藏的收藏价值,并未保留原始档案。种种因素导致第一套人民币如今的存世量很少,全国的整套存量约几十套。除了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第一套人民币制作时的条件不敌今天,这一硬伤直接导致第一套人民币脆弱的“体质”,其极易受气候影响,从而长斑或发生霉变。
第一套钱币作为如今钱币收藏市场中年龄最大的一套,经过时间和历史的冲击,以及收藏市场的反复转手交易,使得品相保存完好的钱币越来越少,品相完好或是八品以上的钱币如今已难得一见。说起来,第一套人民币是最“命途多舛”的了。它曾被大面积销毁,又长期散落于民间,这同时就决定了其珍贵性和稀有性。从北京收藏市场的报价可知,如今整套第一版人民币的价格高达480万元。藏友们相当熟悉的第一套人民币的“四大天王”,即1万元“牧马图”、5000元“蒙古包”、500元“瞻德城”和1万元“骆驼队”,这四者总价已经高达350万元,牢牢把握主导地位,占整套价格的2/3。难道第一版人民币的62个版别中各个都是身价不凡的明星钱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最受藏友们追捧和厚爱的高价钱币唯独12枚,业内称其为“十二珍品”,分别是5元的“水牛图”,20元的“打场图”,100元的“帆船图”,500元的“瞻德城”,1000元的“牧马图”俗称“马饮水”,5000元的“牧羊图”、“蒙古包”、“渭河桥”,1万元的“骆驼队”、“牧马图”和5万元的“新华门”、“收割机”。
而位于“十二珍品”榜首的“四大天王”——1万元的“牧马图”、5000元的“蒙古包”、500元的“瞻德城”和1万元的“骆驼队”因收藏难度最大,而高居不下。第一套人民币接近500万的身价让许多收藏者误以为收藏整套轻而易举,其实不然。相关专家表示,目前市场中手握整套第一版人民币的藏家大多数都将其视若掌上珍宝,处于惜售状态。稀缺性和珍贵性致使第一套人民币长期陷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之中,即使众人皆渴求一睹“四大天王”、“十二珍品”的风采,却也无奈只能在大型拍卖会现场偶尔一见。然而阻碍和困境都无法干扰热血藏友们的热情,仍有很多收藏者热衷投资于第一版人民币。
在设计方面,本套人民币首次实行统一版式,摒弃了原有纸币带有的半殖民地色彩,并去掉了票面上的英文字样,以印章代替行长签字。
牧马图人民币价格在1996年仅几万块,但十年之后竟翻了十倍不止,2006年牧马图人民币价格飙升至数十万人民币。 从上图可以看出近几年牧马图人民币价格走势呈上升状态,其市场上行情如此好,主要由很多原因构成。
再者,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时间相对于其它几套已退市的人民币来说比较久远。最后,这套人民币的历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这套人民币中有很多的优秀币种,这些币种目前的市场价格都是很高的。
虽然1953年五万元新华门是第一套人民币中的一枚,但是第一套人民币中各种币值的钱币发行时间并不同步,1953年五万元新华门就是其中发行最晚的一版人民币。人民币的版面设计取材往往来源于生活,1953年五万元新华门也不例外。
如今,1951年伍佰元瞻德城在收藏市场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市场,被称之为最大的黑马,第一版人民币中的“币王”,由于货币稀少的原因,在鱼目混珠的社会上,经常出现假币的现象。
该券的规格为长121毫米,宽64毫米,采用三色肢印。该券由上海印钞厂印制, 于1949年6月7日至1949年7月29日完成。票面底纹由“拾圆”和花束组成。背面左侧树丛中有“合” 字暗记,右上角面额左侧的花卷上有“作”字暗记。该券停用时间为1955年5月10日。
回收第一套人民币报价 第一套人民币单张价格
由于整套人民币的价格比单张或不全的要高出很多,因此绝大多数的收藏者都希望能收集的越全越好。但是,实际上每套人民币价格的高低都是由其中的几张“珍品”支撑起来的,甚至占到全套人民币70%—80%的价格。
人民币纸币收藏最新价格 人民币纸币适合收藏吗
众所周知,人民币的收藏应该是一项长期投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暴利,除非有了市场炒作。当然,藏家选择收藏一款或者一整套人民币之前,需要对其市场行情进行剖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