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生肖文化在当代邮票设计中的应用

2019-06-06 23:49:32 责任编辑:360邮票网 来源:用户投稿
902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文化作为文明时代的产物,更多的赋予了时代意义和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与邮票设计的融合发展,是邮票文化发展中,通过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来实现的视觉享受,真正体现出邮票文化设计的民族美特色。

中国传统生肖文化在当代邮票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文化作为文明时代的产物,更多的赋予了时代意义和价值。将生肖文化融合到当代邮票设计文化理念中,不仅呈现出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承继,同时也传达出一种依托时代的设计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与邮票设计的融合发展,是邮票文化发展中,通过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来实现的视觉享受,真正体现出邮票文化设计的民族美特色。本文以当代邮票设计特点为出发点,进而探讨如何通过生肖文化来实现邮票设计创新,为今后当代邮票设计研究提供借鉴。

  当代邮票已经从邮寄信件的初始化阶段,上升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阶段,同时也更多地渗透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特点。如今的集邮爱好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兴趣和喜好,尤其是以生肖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全新的态势。当代邮票没有丧失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反而通过生肖文化等时代文化和设计理念,更多地将中华文化传递到世界范围内,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当代邮票设计概论

  实现邮票设计和发行的创新发展,是当代邮票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邮票经历百年的发展,记录了从晚清以来的沧桑历史和辉煌过去。随着现代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新时期国民对传统文化的呼吁,当代邮票的设计创新和融合发展,更多地需要新元素的加盟和注入。新媒体、数码、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和谐发展等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的元素,都为当代邮票的设计和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二、当代邮票设计与生肖文化

  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里最早提出生肖文化这一词汇。由动物崇拜思想到人类灵魂的归属,不仅寄托了古人对轮回世界观的信仰,同时关注人类文明元素中更有意义的内涵。生肖邮票的设计是将生肖、图腾、艺术、民俗、成语、名人、生肖趣谈和生肖故事一条龙式魔力结合的研究,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光辉和璀璨的部分。

  三、当代邮票设计创新

  当代邮票设计创新是当代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也是彰显当代邮票设计最新理念及设计方针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在时代的前列和社会文化的大背景影响下,邮票设计创新中不仅需要创新设计内容,同时也需要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融合中,实现自身技术进步和长远经久发展,对于集邮爱好者而言,更多的需要诸如生肖文化等传统文化在内的“民俗性”设计创新和发展,来实现邮票的功能。

  四、当代邮票设计中的中国传统生肖文化应用

  中国从1980年起发行第一轮生肖邮票,将中国古老的干支纪年的十二种生肖动物作为贺岁生肖邮票,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生肖文化与集邮的结合,不仅在华人国家、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也在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有所影响,成为了联系世界关系的枢纽。当代邮票设计中的中国传统生肖文化,在其近代以来的发展轨迹中,更多的融合了生肖文化的设计内涵和设计本源,为生肖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

  五、中国传统生肖文化在当代邮票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路径

  (一)创新设计,服务邮票职能

  以2012年龙年生肖邮票设计为例(图1),票面是一条金色团龙,呈现出双目圆睁、威风凛凛的霸气形象。从设计者的初心来看,是以龙展现出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从大的职能范围来讲,是国家形象的象征,更多的是传播中华形象和艺术水平的体现。在公元纪年上,更多的发挥了邮票作为开年作品的“吉祥”符号。

  (二)遵循规律,致力邮票文化繁荣

  邮票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社会范围内集邮爱好者的加盟。邮票设计立足生肖文化,不仅是遵循邮票文化规律,也是将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与风土人情等道德风范完美融合的体现。信息化和新媒体的影响,使得邮票发行量缩小,少量投资的乐趣体现只存在于集邮爱好者之间。将集邮文化中融合生肖文化和民俗文化,是邮票设计创新中的制高点。

  (三)拓展邮票文化视觉传达空间和精神领悟

  邮票文化传达出的是一种视觉和精神双丰收的文化,也是一种全新的视域文化。在承继邮票文化的大视野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新的意蕴和设计内涵广泛深入邮票文化的发展空间之中,成为邮票精神世界的楷模。文化艺术的影响和设计观念的发展,是实践视觉空间传达效果和集邮爱好者主观满意度提升的关键和重点核心部分。邮票的珍藏凝聚了中华精神,生肖文化设计理念融合了时代特色,邮票的自主发展前景和广泛的视觉传导,更多的融合了时代文化设计的内涵和初衷。从邮票设计的社会性原则出发,重视集邮文化发展和集邮活动中思想教育的路径选择,将是邮票设计领域内思想阵地和精神领域内的新的精神文明传承。

  (四)生肖文化在当代邮票的联合设计

  生肖文化在当代邮票的联合设计,不仅是邮票设计文化的思想性体现,也是反应邮票作为文化是对外宣传窗口的体现。联合设计是潜移默化的艺术语言象征,也是富有深刻思想性的体现。邮票票面设计的艺术性,生动形象地反应了生肖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集邮爱好者而言,在方寸天地间,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开拓的视野;从集邮活动的优势来看,邮票设计展现出妙趣横生的生态动图,其中的乐趣和精神世界观的和谐程度进一步加深。

  (五)生肖文化在当代邮票的储财性

  邮票设计创新有助于各国的文化传播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能够进一步加强国关系友好,实现“传邮万里,国脉所系”。其设计的性能还决定了其作为集邮市场的商品属性,以“保值”或“增值”为存在意义。同样的,集邮价值较高且发行量较少的生肖文化设计,将更多地体现文化市场的本身发展途径和发展道路,也更多地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实现了和其他有价证券市场一样的设计性能。

  中国当代的邮票设计,更多的具有“大众性”和“民俗性”特征。无论是中国首轮发行的生肖邮票,还是世界范围内生肖邮票,在设计创新和设计发行上,都更多地注入了生肖文化的内涵。当代中国传统生肖文化在当代邮票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除了服务邮票职能外,还要遵循邮票的发行规律,实现邮票文化繁荣及邮票视觉传达空间和精神领悟的融合。从目前前的邮票设计和集邮者的需求来看,当代邮票设计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文化繁荣和发展,同时也将在承继的道路上,实现邮票设计创新和集邮成果最大化。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邮票收购价格表 价格 图片 邮票收购价格表 价格 图片
由孙传哲根据黄山风景照片设计而成,采用了影雕套印。该套邮票设置了7种面值,合计2.10元,发行量100万套。《黄山风景》是中国经典老票,也是“五朵金花”中最耀眼的一朵,它的市价始终在特种邮票中排名一。
邮票收藏 2020-12-14 16:53:48 阅读(1484)
2014-1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一)小型张 价格图片 2014-1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一)小型张 价格图片
  红楼梦相关的邮票到现在为止已经发行了不少,第一组是在2014年发行的。邮票内容分别为贾母接外孙女、乱判葫芦案、刘姥姥见凤姐、金锁合通灵,小型张内容为梦游太虚幻境。判词和曲文暗示金陵诸钗命运。
邮票收藏 2020-11-23 11:56:23 阅读(896)
《玫瑰》特种邮票什么时候发行的?玫瑰邮票发行量有多少? 《玫瑰》特种邮票什么时候发行的?玫瑰邮票发行量有多少?
玫瑰特种纪念邮票发行日期是在2020年5月20日,邮票由河南厂邮电印刷厂印制,玫瑰邮票计划发行量为套票890万套,玫瑰版式二邮票计划发行量为105万版。大赛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作品300余套。
邮票收藏 2020-06-18 10:51:01 阅读(546)
《亚洲文明(一)》特种邮票发行时间什么时候?发行量是多少? 《亚洲文明(一)》特种邮票发行时间什么时候?发行量是多少?
《亚洲文明(一)》特种纪念邮票计划发行的数量是720万套,由北京邮票厂印制。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更加绚烂多姿。
邮票收藏 2020-06-18 10:47:57 阅读(633)
《天文现象》特种邮票 《天文现象》特种邮票
  《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在2020年6月21日发行,邮票1套5枚,图案名称分别是日环食、月全食、流星雨、大彗星、水星凌日。邮票第一枚“日环食”今年6月21日将在中国境内出现。邮票第二枚“月全食”以五个由缺至圆的月亮再现月食发生的过程。
邮票收藏 2020-06-17 11:13:17 阅读(571)
80猴票历年价格走势 80猴票历年价格走势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80猴票,它生于1980年,价值不菲,是很多收藏爱好者喜爱的物品。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80猴票历年价格走势。虽然现如今猴票价格趋于平稳,但邮票这种易损物品随着时间变久价格自然会有所提升。
邮票收藏 2019-06-06 17:25:13 阅读(7398)
《中国曲艺》特种邮票赏析 流传于民间的艺术魁宝 《中国曲艺》特种邮票赏析 流传于民间的艺术魁宝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说、唱”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非常激动,称其填补了中国曲艺和中国邮政史的空白。
邮票收藏 2019-06-05 23:12:23 阅读(2037)
《凤(文物)》特种邮票的胶雕套印和印后加工工艺介绍 《凤(文物)》特种邮票的胶雕套印和印后加工工艺介绍
  《凤(文物)》特种邮票全套邮票除第二枚采用胶雕套印之外,其他五枚均为胶印,均有印后加工工艺。这在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中是第一次使用。可以突出票面文物釉明色正、高贵端雅的质感。
邮票收藏 2019-06-04 10:44:42 阅读(1065)

视觉焦点

热文排行

中国传统生肖文化在当代邮票设计中的应用
邮票回收热线
1506911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