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0.4.13,影写版,有背胶。此后不久,鉴真逝世,享年76岁。所以后世对于鉴真和尚的坚韧意志以及留下来的奉献精神一直都代代传诵,并且成为了中日文化史上的佳话。

1980.4.13,影写版,有背胶。孙传哲。北京邮票厂。
3-1、3-3: P11*11.5, 40*30mm,50(5*10)。
3-2: P11.5*11, 30*40mm,50(10*5)。
3-1为“扬州鉴真纪念堂”,以写实的手法绘录下这座纪念堂的外廊和前面的草坪,表明中国人民仍怀念这位伟大的文化使者。
3-2为“鉴真大师像”。
3-3为“鉴真东渡船”,重现了鉴真东渡日本的艰难情景。当时中国航海技术还不发达,东渡日本并非易事。据记载,唐天宝元年(724年),应日僧荣睿和普照的邀请,鉴真开始东渡日本,十一年里他曾五次受挫折,由于长期奔波,积劳成疾,双目失明,但他仍不动摇。鉴真和尚的坚韧意志和献身精神,成为中日文化史上的佳话。
鉴真(688—763),本姓淳于,扬州江阴(今江苏扬州市)人。中国唐代高僧。自幼出家,14岁住扬州大明寺,后到长安、洛阳游学深造。他宣扬“戒律”,精通“三学三乘”,对佛经有很深造诣。他26岁开始讲授戒律,46岁即获“授戒大师”称号。唐朝时,中国与日本文化贸易交流十分频繁,日本派出一批遣唐使到唐朝的京都——长安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唐朝也有一些仁人志士东渡日本,传授中国文化和文明,鉴真和尚就是其中最着名的一位,他对中日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公元763年春,鉴真的日本弟子们为他雕塑了一尊与真人同样大小的乾漆坐像。此后不久,鉴真逝世,享年76岁。
1980年,日本佛教界友好人士将供奉于奈良市唐招寺的鉴真大师像运回中国巡展。为了庆祝这一友好行动,中国邮电部于1980年4月13日发行了这套《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邮票。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0年4月13日,展现出来的是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该邮票共有三幅图画分别为扬州鉴真纪念堂以及鉴真大师像和鉴真东渡船,从图中可以看出扬州鉴真纪念堂的建筑颇具中国古典特色给人一种非常大气蓬勃的感受,同时鉴真东渡船也重现了鉴真东渡日本的艰难场景,虽然在当时我国的航海技术还不够发达,所以东渡日本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虽然鉴真大师东渡日本的时候遭受到了一系列的挫折,同时由于长期的劳累奔波造成双目失明,但是他坚强的意志仍没有动摇他东渡的决心。所以后世对于鉴真和尚的坚韧意志以及留下来的奉献精神一直都代代传诵,并且成为了中日文化史上的佳话。
T47 首都国际机场邮票
T8 把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J29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
红色的铁锤和齿轮构成“10”字,代表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国工会章程》,选举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届执行委员会,主席为倪志福。同时这枚邮票的发行不仅纪念了这次大会的召开,也激励了我国这方面的事业不断努力前进。
[E]李庆发、姜伟杰。所以,为了纪念白鳍豚,更为了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中国发行了T57 白鱀豚邮票,这枚邮票是中国影调套印邮票的一员,齿孔数为P11×11.5,大小为40mm×30mm,大小适当,十分方便保存。
1979.11.26,影写版,有背胶。 3-1、3-3:P11*11.5、40*30mm、50。图案采用了水彩画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这座国家档案馆的雄姿。 为纪念国际档案周,中国邮电部于1979年11月26日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
1984年5月29日,影写版,P11.5,52x31mm,40x。中国红十字会 是中国人民组织的群众性卫生救护团体。红十字会原本是瑞士一个民间团体但是他们的活动性质一般都是国际性的,以救治人民保障人们的卫生医疗方面为目的充分展现出了他们爱国主义以及革命的人道主义。
这套邮票发行于1990年5月22日,纪念了李富春同志诞生90周年,该邮票共有两幅图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出了李富春的精神面貌。
3-1为“鲁迅像”。1976.10.19,影雕套印(3-1)、影写版。[A]张松鹤、汤小铭、沈尧伊。[D]刘硕仁、邓锡清。邮电部发行这套纪念邮票纪念鲁迅逝世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