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08年年底,清政府先后两次把银元单位问题征求全国二十四个督抚的意见。赞成“两”单位的十二人,“元”单位的九人,两、元并用的三人。度支部主张设立币制调查局来广泛收集各方意见。
1908年年底,清政府先后两次把银元单位问题征求全国二十四个督抚的意见。赞成“两”单位的十二人,“元”单位的九人,两、元并用的三人。 度支部主张设立币制调查局来广泛收集各方意见。不久慈禧、光绪病故,政局变动, “元”单位趁乱出了头。 盛宣怀为载泽出谋:币制尚待调查,而民生日用所需,不可一日无交易之物,可暂时先照早已通用的银元(即龙洋),成色96%--97%分量不变。
他们还拟订统一币制办法,由中央银行统一币制。在办法中设计的纸币、金币、银币和镍 铜币,完全采用西法。其中 银元分五等,一元银币重七钱二分,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接着发动上海总商会上书清廷,强烈反对铸一两重银币。在内外夹攻下,摄政王企图行新政收买人心,令度支部再议币制,载泽就全盘否定了两单位。
因此,在 宣统年代,只有七钱二分的“宣统元宝”银元,而没有一两的“宣统元宝”银元。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为前清之正式国币,原期辛亥十月发行。尚未发行,武昌事起,国体忽变。已经解往度支部之银币成为北洋两镇镇压武昌新军之饷。而宁厂所存银币(原期上海同期发行)及鄂厂所存之部分银币成为普通流通银币的一种。
从古到今,人们就有储蓄钱币的传统习俗,据了解,钱币收藏一般分为纸币、金银纪念币和古钱币三大类,而古钱币中光绪元宝一直是一大热点。藏友们对光绪元宝的青睐主要归因于以下三点:一是制作精美,观赏性强;二是品种纷繁,选择余地大;三是历史时间短,容易入手,再加上制作量少,而清末以后战乱频频,使银币的损耗极大,这三点对于收藏者来说,就具备了长期投资的可能性。
有人说,古钱币分文不值。或许小小的一枚钱币在你手里分文不值,但为什么拍卖会可以拍出天价。试想一下一杯白开水在自己的家庭里或者公司里就仅仅只是一杯白开水,而到了高档酒店不仅仅是一杯白开水了吧,恐怕那一杯白开水价值要几十块了吧,这是为什么。有人说,小小的一枚钱币价值高达上百万,这只是传说。前几年钱币的价值不温不火,而今年呢,钱币确确实实是行情最好的一年。央视的新闻联播可以看得到,听得见,这足以证明了钱币的影响力。
而经过岁月的洗礼,出土的银币一般锈层较厚,锈层凸起现象常现。其次,古钱币在磕开锈层后会出现泛银现象,这是任何伪造技术都无法实现的。但对于高仿的假币依然可以骗过不少鉴定高手,对此,建议仅供参考。
至此,由于目前存世量大,东三省宣统元宝价格大约在一二百元左右。纪念意义决定收藏价值,至此,虽然目前的市场行情表现并不理想,但也正因为如此,此时收藏东三省宣统元宝绝对是绝佳的时机。
目前据市场行情了解,宣统元宝湖北省造现在的价格已经跨进了万元大关,并且这样的价格还在继续上升发展。其次,再就是云南省铸造的宣统元宝价格也达到了近六千元,其它版别的价格普遍在几百元左右。
之后又将奉天和吉林两省的造币厂进行了合并,将之简称为东三省造币厂。尽管东三省铸造的银元数量上可能并不多,但是胜在其设计独特,这是其它银元的铸造所不能相比的。
宣统元宝银币的正面图案中,上部是用楷书书写的铸造省份,下部是币值,中间是楷书汉字“宣统元宝”,在正中心时满文。
宣统登基后,开始铸造宣统年号银圆。 这五等即是后来通称的“一元”、“半元”(五角)、“二角”、“一角”及“五分”银币。起初仅在广东、福建、天津等处流通,后来盛行于上海,这是中国自铸近代银元的开始。各省滥铸,数量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