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笔者倾向这枚钱币为西夏桓宗李纯佑所铸。由于一枚钱币两种书体,隶书不符西夏钱文惯例,因而未被采用。这枚钱币虽未被铸行流通,却反映了西夏“天庆元宝”钱铸行之初的论证过程,亦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
虽然很多人都喜欢收藏古钱币,但是对于古钱币并不是很了解,其中天庆元宝是西夏时期铸造的钱币。该钱直径23.1mm,穿阔5.1mm,厚2.7mm,重6.72g,钱径不大,却较为厚重。轮圆郭方中规中矩,字郭深峻棱角分明,地张坦平难寻瑕疵。从精整程度看,无疑为一枚专门铸制的样钱。钱体被黑褐色银锈包浆包裹,边缘等处间有橙黄色锈斑,锈浆沉着自然,与钱体结合紧密,没有千八百年在地下水土中的修炼,难得如此华服美裳。更为奇特的是,旋读钱文“天庆”二字楷书,“元宝”二字隶书,这种书法的“天庆元宝”前所未见。
查史上用“天庆”年号者,有日本朱雀及村上天皇(938年—947年)、辽代时期兴辽大延琳(1029—1030)、辽天祚帝耶律延禧(1111—1120)、西夏桓宗李纯佑(1194—1206)、越南中兴陈朝陈皓(1426—1428)。此钱形制和文字风格明显为中国钱币,日本越南可以首先排除。辽朝铸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罕见规整的汉字楷书钱币。兴辽已在大辽疆域之内,铸币风格势必要受到辽朝影响,更何况其为短暂的起义政权,不可能有能力制造这么规整华丽的钱币。所以笔者倾向这枚钱币为西夏桓宗李纯佑所铸。
这枚钱币钱文“天庆”两字与西夏汉字“天庆元宝”的“天庆”两字书法虽有差异,但极为相像,可谓同出一辙。“元宝”二字虽为隶书,但笔者认为其不是西夏人所书,而是借用了唐代“开元通宝”旧钱的“元宝”二字。所以这枚钱币应为西夏桓宗李纯佑改元“天庆”之初拟议中的一枚样钱,系借用“开元通宝”钱模改范而成。由于一枚钱币两种书体,隶书不符西夏钱文惯例,因而未被采用。这枚钱币虽未被铸行流通,却反映了西夏“天庆元宝”钱铸行之初的论证过程,亦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
有“大辽天庆”折十大钱,制作精美。其早年出土于辽东,一直为国内老藏家珍藏,后归于金泉钱币博物馆。
天庆元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对于古钱币,我们在收藏之前一定要先了解相关资讯,天庆元宝有哪些分类? 天庆元宝分类: 1、辽国天祚帝,天庆年间铸造。[1] 西夏天庆元宝,铸造量较少,存世不多,市场价格3200元左右。
有“大辽天庆”折十大钱,制作精美。其早年出土于辽东,一直为国内老藏家珍藏,后归于金泉钱币博物馆。
西夏之天庆钱,青铜质地,形制小平,钱文楷书旋读,书意尤显楷书规范,端庄隽美,铸工上乘。这似乎表明,西夏天庆钱无论版式如何,只有楷书一体为钱文书体,此几乎已成定论。
这两种钱的文字制作皆拙劣不工,如实反映出李顺起义军当时所处的困境。
西夏汉文钱中,虽然多用楷书,然亦有隶书。这就表明,西夏铸币有采用隶书为钱文书体。譬如,元德通宝钱,楷书的珍罕程度便大大超过其隶书钱一样。一言以蔽之,此等铸相,凸显了西夏汉文官炉钱铸相普遍精到的特征,故其为西夏恒宗官炉出品可认定,铸相开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