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天蓝冠以票样为标准循序进行印制的801首发CP、CQ、CR,其中没有断片,由此奠定了她的纯正血统和尊贵身份!第一是绝大多数原则,二是群众认可基础原则。
801天蓝冠发现挖掘之初,它以其自身天蓝色的冠号流水,有别于普通801深蓝与黑蓝色冠号流水,从而在159个冠字中显得特别扎眼,与众不同,鹤立鸡群!
据印钞总厂厂志的记载,801天蓝冠是由上海造币厂印制。这也是最先印制的801元劵,时间段为1987年-1988年,所采用的是瑞士进口的油墨颜料。而率先印制的CP、CQ、CR三冠的印制时间全部集中在1987年5月-11月,这段时间只有进口油墨颜料的使用,因此我们有足够充分的理由断定CP、CQ、CR这三冠采用的就是进口颜料,这也是天蓝冠的关键所在。
直到1988年开始,801印制逐步过渡到国产自主研发的颜料。个中原因从后来的901及961可以知晓,当时1元劵的现金需求很大,而进口油墨颜料对当时改革开放初期外汇非常紧张的中国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于是从801双面凹印过渡到961的双面胶印,印制工艺一再下调标准,很显然其中涉及到的是印制成本问题,而天蓝冠改变了原定印制计划,其中缘由可见一斑!
801天蓝的认定离不开她的专属补号,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CP、CQ、CR这三冠中均有拆出JZ029以下天蓝补,这也是一项重要的佐证。与此同时,801元劵所发现的JY票样也是天蓝,由此可知天蓝801实为801元券的原版币无疑。票样是我国发行新版币时,为了银行、海关、公安部门和人民群众,熟悉新版币的票面额、图案、花纹、颜色等特征,预先向有关方面印发的样本。票样是通过试生产经过批准而作为正式生产产品的标准,以确保货币印制质量的一致性和对货币质量的检查,同时也用于对假钞的对比鉴别。而天蓝冠以票样为标准循序进行印制的801首发CP、CQ、CR,其中没有断片,由此奠定了她的纯正血统和尊贵身份!
认定天蓝冠的硬性条件归纳如下:
1.上海造币厂印制
2.1987-1988采用进口颜料印制
3.冠号流水呈天蓝色
4.在捆、刀中拆出专属天蓝补号
除了上述硬性条件外,作为天蓝冠还需要满足两个原则。第一是绝大多数原则,二是群众认可基础原则。绝大多数原则就是99%以上的流水号为天蓝色。如果只有1%甚至更少的流水号是天蓝色,就把整个冠号划分为天蓝,这是不科学的,也是无法得到认可的,例如:CS中只有极少数的颜色是天蓝色或者接近天蓝色,但绝大多数的CS是蓝色及黑蓝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的原则,因此不能将整个CS冠号归为天蓝冠。个别情况不能代表普遍规律。另外CS定性也极不明确,无法指定某一流水号段为天蓝,时而似天蓝,时而又是深蓝黑蓝;所以将CS04以下定为天蓝也是不成立的和模棱两可的。
将这一时期的冠号归为天蓝过渡色较为贴切,因为CS冠以后C冠中再不见天蓝色冠号流水,这也标志着天蓝冠的印制走向了终结!群众基础原则,通俗的讲就是大多数的爱好者都能接受,同时价值能在市场交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如果只有极少部分人认可就当然不是天蓝。一句话,是否赢得群众和市场的认可也是判断一个冠号是否为天蓝的重要条件!分析讨论一个细分品种需要大格局、大胸怀,同时还要有辩证的思维,实事求是,既不能以偏概全也要避免吹毛求疵。因此,认定CR、CP和CQ为天蓝冠绝非有些人想象的那样纯粹是主观判断,而是有根有据,坚持严谨求真的态度和原则!
1980年10元作为第四套人民币中的常用币种,相信我们这个年代不少人都是非常熟悉的,而过于频繁的流通也导致了1980年10元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大部分即便存留下来,品相破坏也是较为严重的,这也为1980年10元在钱币收藏市场成为黑马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1980一元纸币属于第四套人民币,在旧版钱币收藏投资市场上受到一定的关注。伴随着这张1980一元纸币退市时间的推移,这款1980一元纸币的市场价值也在逐渐增长。1980一元纸币正面图像为瑶族、侗族的图像,背面图案为长城。物以稀为贵,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现在刮起了纸币收藏风潮,尤其是第四套人民币成为热捧的对象。没错,这一套人民币的潜力已经开始展现出来,令收藏价值得到大大的提升。仅仅是第四套人民币5角价格都有了一些提升,让未来更加美好。
在上述品种中,尤以天蓝冠最为漂亮。据长期观察,CP存量在16000张左右,CQ存量在1000张左右,CR存量在76000张左右,小号CS在数百张左右,补号JZ在300张左右,801天蓝的总存量在10万张之内。
在印刷钞票时,采用专用印钞机使钞票正背面特定位置的图案一次印刷完成而形成“对印图案”。
2008年5月1日,第四套人民币的退市可以说是近几年人民币收藏圈里最重大的新闻了,同时这也标志着这套人民币已经成为了文物,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品,可以在市场上自由的进行买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