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宝庆”为年号的共有3年时间,当时正处于整个南宋时期的后三分之一时代。之后,南宋政府因“冗官、冗兵、冗费”以及连年征战对东南经济的破坏等原因,国库空虚,使得铜材缺乏。无奈之下,国家铸造了大量的铁钱,流通于市。
“宝庆”是南宋皇帝理宗——赵均登基的年号。因以此年号铸造的铁钱和铜钱存世量都比较少,所以历来都比较珍贵。
笔者有幸收藏到一枚“宝庆元宝”铜钱,此币直径为3.5厘米,穿为0.8厘米,厚0.15厘米,重14克。正面旋读“宝庆元宝”四字,背穿上有一字“惠”,穿下为“正二”。钱币上的铸文字体古拙、苍劲有力,品相完美,锈色斑斓。从此钱币上带有的诸多锈迹来推断,应为出土品。
“宝庆”元年,当年为公元1225年,干支纪年为乙酉年。以“宝庆”为年号的共有3年时间,当时正处于整个南宋时期的后三分之一时代。赵均在位的40年间(1225年至1265年)是个风雨飘摇的动荡时代,从他先后启用的8个年号:“宝庆”有3年(1225年至1228年),“绍定”有6年(1228年至1234年),“端平”有3年(1234年至1237年),“嘉熙”有4年(1237年至1241年),“淳佑”有12年(1241年至1253年),“宝佑”有6年(1253年至1259年),“开庆”有1年(1259年至1260年),“景定”有5年(1260年至1265年),我们不难看出,都带有美好、平稳、吉祥、稳固的意思,以图整个国家的命运因年号而有所改变。
由于辽宋、金宋连年战争,宋室被迫南迁。之后,南宋政府因“冗官、冗兵、冗费”以及连年征战对东南经济的破坏等原因,国库空虚,使得铜材缺乏。无奈之下,国家铸造了大量的铁钱,流通于市。相反,铜钱则非常少,由于当时的国都在“临安”(今天的杭州),而临安又是水乡,无论是铜钱还是铁钱都不易保存,所以整个南宋时期传下来的钱品(铁钱多)都品相不佳、氧化严重。在华光普的《中国古钱币目录》中,“宝庆元宝”即使是铁钱也仅仅4品而已,铜质“宝庆元宝”能流传至今自然也是难能可贵的。
最常见到的就是小平、折二和折三等钱铁,小平钱当时主要是用于两淮和京西等地区,而折二和折三都是在四川路使用。但这是枚钱币的铸造期十分短,所以导致现在市场上十分缺少。
目察今展之品,面文“宝庆元宝”四字,背穿上下“定三”二字,旋读,铜质。此“宝庆元宝背定三”铜钱,铁钱中有相同的文名品,其为嘉州监所铸。宝庆元宝直径35毫米,重15.27克,铸体较为厚重。铸相来看,宝庆元宝方正圆矩,地章平坦,穿轮干净。
宋宁宗因八名亲生子皆幼年夭,宁宗命宰相史弥远找寻品行端正的宗室继承沂王王位,而史弥远将此任务交了其幕僚余天锡。 余天锡知他们为赵氏宗族,也觉得兄弟二人行为得体,认为是合适人选继承沂王,故向史弥远推荐。
作为中国古钱币之一的宝庆元宝,在收藏市场上最几年以来一直比较受关注,很多收藏者们手中拥有这枚钱币,但对它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很了解,称为元宝的古钱币可以说是发行相对比较早的一种货币。
但见本品铸体规整,宝庆元宝直径为33.5毫米,重约24.27克,铸体厚重有加,形制类折五。宝庆元宝字廓较为深竣,线条轮廓鲜明,鼓凸自然有度。由于其“伍”纪值,而为未行用之钱,加之其厚度所在,言之其试铸品,则由铸相再证矣。
南宋宝庆元宝背“汉”、月铁母试铸品,宝庆元宝今见有小平、折二、折三铁钱,钱文楷书。 此为创见品,宝庆元宝书体精道,铸工规整,堪称南宋铁母之王,极珍罕,极美品小平钱仅有背汉月一种,为汉阳军汉阳监所铸。
宝庆元宝图片及鉴赏 宝庆元宝有哪些版别
最常见到的就是小平、折二和折三等钱铁,小平钱当时主要是用于两淮和京西等地区,而折二和折三都是在四川路使用。但这是枚钱币的铸造期十分短,所以导致现在市场上十分缺少。
宝庆元宝图片及相关背景解析 宝庆元宝钱币规格如何
据《两宋铁钱》一书载曰,小平钱仅有背汉月一种,为汉阳军汉阳监所铸。 面文“宝庆元宝”四字,背穿上下“定三”二字,旋读,铜质。此“宝庆元宝背定三”铜钱,铁钱中有相同的文名品,其为嘉州监所铸。宝庆元宝直径35毫米,重15.27克,铸体较为厚重。
宝庆元宝可简单分为哪些版式 宝庆元宝流通时间长不长
作为中国古钱币之一的宝庆元宝,在收藏市场上最几年以来一直比较受关注,很多收藏者们手中拥有这枚钱币,但对它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很了解,称为元宝的古钱币可以说是发行相对比较早的一种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