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明通宝光背钱出自山西,其铸造风格与顺治大同府钱局早期铸钱一致,字口深峻,钱体有明显刷痕,重量在5-6克。2010年山西大同出土一批大明通宝光背钱,同出的有顺治通宝背同,此批钱钱体锈色极美,以绿锈为主伴有少许朱砂红锈,刷痕明显,大多未见流通痕迹。
大明通宝光背钱出自山西,其铸造风格与顺治大同府钱局早期铸钱一致,字口深峻,钱体有明显刷痕,重量在5-6克。2010年山西大同出土一批大明通宝光背钱,同出的有顺治通宝背同,此批钱钱体锈色极美,以绿锈为主伴有少许朱砂红锈,刷痕明显,大多未见流通痕迹。
钱背穿右隐约能见铲去“同”字的痕迹,应为顺治通宝背右同钱改范所铸。顺治二年(1645年),清户部批准在大同府设钱局,开铸“顺治通宝”钱,钱文楷书,直读,背后汉字“同”。当时大同铸币厚重工整,字口清晰,笔画端庄,具有较高的传统铸钱技术。
大明通宝背户钱多出于浙东一带,以绍兴居多。其钱较光背、背帅钱轻薄,字口浅,重量大多在3.5-4.8克,与天启、崇祯朝江浙一带铸钱风格如出一辙,应为鲁王所铸。
就目前来看,这一枚大明通宝的市场收藏价值是比较不错的。
大明通宝这一枚古钱币在古玩市场上是比较难找到的,所有它现在的市场价值还是相当不错的。其实早在2007年5月,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就曾以72.8万元的高价成交一枚大明通宝真书折二的极美品,创下大明通宝的高成交纪录。
钱币界对那些一目了然的真钱,学称之为“开门见山”。有的被鉴定对象虽然不是“开门见山”之物,但是在历次鉴定中无人能找到定其为伪品的依据,或者被鉴定对象与目前掌握的历史情况有严重矛盾,暂时真伪难定,则提出疑点,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考证。
第二年被推举为绍兴监国,同年的十二月份铸造了大明通宝。 大明通宝的铸造量并不大,在当今的古钱币市场上并不容易找到,因此市场价格比普通的钱币高出很多。想找到全新品相的大明通宝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华光谱《中国古钱大集》中,载一品,评一级,称仅见。逻辑上,此仅见可判为真,彼仅见亦可断为真,当然彼仅见需要钱体锈色包浆钱文等均体现为真,反之亦然。
大明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南明鲁王朱以海被奉为监国于浙江绍兴时所铸。当年12月铸行了大明通宝。大明通宝铸量少,古币市场上难觅,市场价位相对高,光背及“户”、“工”字普品约为300元至500元,背“帅”字的价位要高出近一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