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2年2月12日,为了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邮电部发行了《中国古代钱币(第二组)》特种邮票,全套8枚。为战国时期燕国使用的刀形货币,刀首较尖,故称尖首刀,河北保定出土。 这套邮票选取的是战国时期的8种货币。
1982年2月12日,为了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邮电部发行了《中国古代钱币(第二组)》特种邮票,全套8枚。
T71. 中国古代钱币(第二组) |
1982.02.12发行 全套8枚 发行量258.16万套 |
(8-1) 4分 鬼脸钱 (470.16万枚) |
(8-2) 4分 “殊”布 (468.66万枚) |
(8-3) 8分 “下专”布 (761.66万枚) |
(8-4) 8分 “甘丹”布 (657.16万枚) |
(8-5) 8分 尖首刀 (788.16万枚) |
(8-6) 8分 “明”刀 (838.91万枚) |
(8-7) 70分 “晋化”刀 (312.66万枚) |
(8-8) 80分 “賹六化”方空圆钱(258.16万枚) |
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1.5×11度 |
整张枚数:50枚(10×5) 版别:影写 |
设计者:卢天骄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
(8-1)为《鬼脸钱》。为战国时期楚国仿海贝形铸造的铜贝形货币,币文释法不一,俗称鬼脸钱。安徽省寿县等地出土。
(8-2)为《‘殊’布》。为战国时期楚国使用的铲形货币,币文释法不一,俗称“殊”布,安徽省宿县等地出土。
(8-3)为《‘下专’布》。为战国时期秦国(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使用的铲形货币,圆首圆肩圆足,首及两足各有一孔,俗称三孔布。
(8-4)为《‘甘丹’布》。为战国时期赵国在甘丹(今河北邯郸)地方使用的铲形货币,平首平肩尖足。
(8-5)为《尖首刀》。为战国时期燕国使用的刀形货币,刀首较尖,故称尖首刀,河北保定出土。
(8-6)为《‘明’刀》。为战国时期燕国使用的刀形货币,币文释法不一,俗称“明”刀,河北易县出土。
(8-7)为《‘晋化’刀》。为战国时期赵国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地方使用的刀形货币,刀背平直,形制特小。
(8-8)为《‘賹六化’方孔圜钱》。为战国时期齐国在錺(今山东益都)地方使用的圆形货币,圜钱中有一方孔。
这套邮票选取的是战国时期的8种货币。
这枚邮票发行于1982年7月25日,纪念了第二次联合国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我国属于本次大会的会员国之一,所以发行了这套邮票具有很好的纪念意义。
本套邮票共10枚。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画家,中国发行了T28 奔马邮票。
[E]呼振源、高品璋、赵顺义。为了表达对这位先人的赞美与怀念之情,中国发行了T84 黄帝陵邮票。在设计方面,它是出自于中国着名邮票设计大师张克让之手,画面选取十分的有代表性,让人能够睹物思人产生出浓浓的思念之情。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3年6月6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该邮票共有两幅图画分别为人民大会堂景观图以及我国的国歌曲谱,从图中可以看出人民大会堂的建筑物气势宏伟大气磅礴,让人感受到了华夏文明的丰富多彩。
5-1为“壮丽的图景”。主图是一位工人,背景是飞溅的钢花。 5-2为“希望的田野”。”他启动电钮,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发行日期:1975.8.20。这组邮票一共有4枚,全部由中国的邮票设计大师刘硕仁设计,保证了它们构图的和谐。并且它们由印刷过众多知名邮票的北京邮票厂印刷,质量方面有了保障。
J129 茅盾同志诞生九十周年
2-1为“茅盾头像”。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6年7月4日,纪念了茅盾同志诞生90周年,该邮票共有两幅图画分别为矛盾头像特写以及矛盾的工作像,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物描写的非常生动形象,同时第二幅图中的背景图为矛盾的《子夜》手迹很好的突出了邮票的主题。
T6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邮票
发行日期:1974.10.15。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为了表达对它的感激之情,中国发行了T6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邮票。
T44M 齐白石作品选(小型张)邮票
2元,祖国万岁,25万枚。这枚邮票发行于1980年5月20日,因为喜欢齐白石的人众多,所以这枚邮票自发行之日起就被抢。齐白石的作品,虽然简单但是有神,十分适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