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人民银行于1949年2月23日发行第一套人民币20元推煤车图券。人民币上采用推煤车劳动作为主景,表明中央政府对发展能源的高度关注。该套人民币停用时间为1955年5月10日。
中国人民银行于1949年2月23日发行第一套人民币20元推煤车图券。
第一套人民币20元推车图券正面主景是反映工厂生产和工人推煤车劳动的情形。当时,煤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材料,煤又是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重要物质,许多解放区把抓好一白(粮食)一黑(煤炭)的供应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人民币上采用推煤车劳动作为主景,表明中央政府对发展能源的高度关注。
从20元推车图券上可以看到,从纸币票正面和背面均用正楷写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和“贰拾圆”面额汉字。第一套人民币都如此采用了中文正楷字,这表示人民币是中国的票子,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发行之前,民国时期银行所发行的票子,正面的行名和金额等用中文,背面的行名等则用英文。正面看是中国的银行发行的票子,背面看像是外国的银行发行的票子。这是我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在货年印制上的一种反映。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兼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的董必武认为,人民币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使用,一定要民族化方便广大人民群众识别和使用,故决定人民币的“背面除用阿拉伯字外一律用中文正楷字”,以扫除我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痕迹在钱币上的反映,从而使人民币票版实现了民族化。
第一套人民币20元推煤车的规格为长120毫米,宽64毫米,采用四色胶印。主色为蓝绿色。背面主色为深绿色。该券由天津人民印刷厂和北京印钞厂印制,于1949年2月5日至1949年5月10日 完成。票券纸色黑暗,无水印。纸币面底纹由“中国人民银行’’ 和花纹组成。正面中间主图中推车人身后有“C”字暗记。背 面暗记有“2”、“0”,分别隐于左侧花符右下和右侧花符左 下。该套人民币停用时间为1955年5月10日。
【面 额】20元
【正面图案】推煤窑车图
【正面主色】绿底、蓝色调
【背面图案】花符图
【背面主色】咖啡色调
【规 格】132*70毫米
【发行时间】1949年2月23日
【停用时间】1955年5月10日
1、无水印,纸色黑暗。
2、底纹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花纹组成。
3、暗记:正面中心主图推车人身后有“C”;车右有“中”;背面左侧花符右下有“2”;右侧花符左下有“O”,左上右“人”。
第一套人民币贰拾圆打场发行于1949,也就是民国三十八年,所以也被称为是民国三十八年二十元。在时间沉淀上,第一套人民币是没有人民币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
1949年20元在第一套人民币中算是金额比较小的一张,但是在当时的物价里面,这也是恰好使用的,对于现在来说,1949年20元就相当于现在的1角钱。
第一套人民币20元六和塔纸币有甲、乙两种纸币。此票券的名称也长期被称为“20元万寿山图券”。 一、此纸币图案与100元万寿山纸币图上的万寿山图案进行比较,两者为完全不同的图案。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
中国人民银行于1949年9月发行第一套人民币20元打谷场图。但从收藏界和市场售价来看,并非某些资料上所介绍的那么稀缺珍贵。正面打场图中人的脚下有“人”字暗记。该纸币停用时间为1955年5月10日。
第一套人民币20元立交桥纸币的规格为长121毫米,宽64毫米,采用四色胶印。该纸币由上海印钞厂印制,于1949年6月10日至1949年8月12日完 成。票券无水印,票面底纹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贰拾圆”及花纹组成。该纸币停用时间为1955年5月10日。
票面长约121mm,宽约63mm,“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和几何图形的花纹共同组成了票面上无水印印制的底纹。这套人民币共通行了6年时间,于1955年5月10日正式停用。
第一版人民币贰拾元 1949版20元打场收藏价值分析
第一套人民币贰拾圆打场发行于1949,也就是民国三十八年,所以也被称为是民国三十八年二十元。在时间沉淀上,第一套人民币是没有人民币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
第一套人民币20元 驴子火车
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发行第一套人民币20元驴子火车图券。不仅使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和发行人民市的有关政策深入人心,也使人民群众自觉地行使和爱护人民币,从而有力地保障了人民币的顺利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