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1 孙中山像加盖“军邮”邮票

2019-06-06 21:58:53 责任编辑:360邮票网 来源:用户投稿
1179

摘要:  (一)浙江加盖,2枚,1942.12,50,[P]安徽歙she县。  以5号宋体铅字加盖红色「军邮」2字,字距7.5~8mm。  红字8分,橄绿,出现一种变体票:倒“军”字。后改称军邮局,或军邮收集所,并在各战区设立军邮总视察段,以便指挥监督。

军1 孙中山像加盖“军邮”邮票

  (一)浙江加盖,2枚,1942.12(民国31年),50(10*5),[P]安徽歙she县。

  以5号宋体铅字加盖红色「军邮」2字,字距7.5~8mm。

  红字8分,橄绿,出现一种变体票:倒“军”字。

  红字16分,橄棕,出现一种变体票:字距9.5mm。

  (二)广东加盖,2枚,民国31年12月28日发行,200(10*20),[P]曲江。

  以3号宋体铅字加盖红色「军邮」2字,字距9mm。

  红字8分,翠兰,出现一种变体票:字距11mm

  黑字8分,桔红,出现一种变体票:字距11mm

  (三)湖南加盖,1枚,民国31年发行,200(10*20)。

  石印加盖红色4号长型仿宋体「军邮」2字,字距6~7mm。

  红字8分,翠兰,出现一种变体票:复盖。

  (四)湖北加盖,1枚,民国31年发行,200(2*10*10)

  以3号宋体铅字加盖红色「军邮」2字,加盖字距8~9mm。

  (五)重庆加盖,5枚,1942.12~1944.6.1(民国31年起发行),[P]重庆中央信托局印制处。

  用3号仿宋体(16分票为楷体)铅字加盖红或黑色「军邮」2字,两字末笔尖端距离除贰圆票为4mm外,余均为5~5.5mm。

  红字16分,橄棕,出现两种变体票:原票细字“16”、P10.5~11

  黑字1元,棕红,出现一种变体票:无纹土纸(原票为云纹土纸)

  黑字1元,绿,出现一种变体票:国产道林纸(原票为云纹土纸)

  红字2元,深绿,出现一种变体票:P13

  (六)江西加盖,1枚,民国32年起发行,200(20*10),[P]大东书局江西分厂。

  民国32年4月以3号宋体铅字加盖红色「军邮」2字,两字末笔尖端相距9.5mm,民国33年6月1日以3号仿宋体字,加盖黑色,相距6.5mm。

  黑字2元,紫棕,出现一种变体票:木刻字模加盖。

  (七)广西加盖,1枚,1943.4(民国32年),3号宋体字加盖,字距4.5~6mm,200(20*10),红字8分,橄绿。

  1937年(民国26年),邮政为迅速传递军情,便利战士通讯,特在各部队及其驻在地配置军邮业务局。后改称军邮局,或军邮收集所,并在各战区设立军邮总视察段,以便指挥监督。最初尚无特印军邮邮票发行,仅在邮件上盖用军邮局特戳,以示区别。所有军事邮件或战士家书,虽未纳航空邮费,也尽可能交由飞机运寄。民国31年起在浙粤渝等地区常用邮票上加盖「军邮」2字,由部队机关开具官兵名册,以公函请购,分发贴用。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军2 中信版无面值军邮邮票 军2 中信版无面值军邮邮票
  民国33年以后,因币值变动,邮资时有调整,经设计印行1种无面值之军邮邮票,仍按当时“军邮优待”办法出售,专供抗战官兵交寄家书。票面绘邮务士向前线战壕内战士递送邮件图,下端长圆框内刊「军邮」2字。
中华民国军邮邮票 2019-06-06 20:16:59 阅读(1282)
军1 孙中山像加盖“军邮”邮票
邮票回收热线
1506911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