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79.11.26,影写版,有背胶。 3-1、3-3:P11*11.5、40*30mm、50。图案采用了水彩画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这座国家档案馆的雄姿。 为纪念国际档案周,中国邮电部于1979年11月26日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
1979.11.26,影写版,有背胶。孙传哲。北京邮票厂。
3-1、3-3:P11*11.5、40*30mm、50(5*10)。
3-2:P11.5*11、30*40mm、50(10*5)。
3-1为“中央档案馆”。主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档案馆的外景。图案采用了水彩画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这座国家档案馆的雄姿。画面采取仰视的透视角度,把中央档案馆的主楼刻划得更加高大。主楼前是青翠碧绿的草坪,背景为蓝天和周恩来为档案馆题写的馆名。字取红色,在蓝天的映衬下十分醒目。
3-2为“皇史緀—金匮”。图案是皇史緀里珍藏的“金匮”。匮,意指匣子,是古代皇帝用于收藏绝密文件和档案的工具。
3-3为“皇史緀正殿—石室”。图案是皇史緀全景。这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建筑。屋顶上覆盖着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四周是厚实坚固的墙壁,下面是围着汉白玉栏杆的石阶和基座。整个建筑显得富丽庄严、坚实稳固,展现了昔日皇家档案馆的风采。
为纪念国际档案周,中国邮电部于1979年11月26日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邮票中的“中央档案馆”建于1959年,是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和文件的处所。“中央档案馆”的匾额是周恩来题写的。邮票中的“皇史緀”是专藏帝王的手迹、实录和秘典的地方,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档案馆之一。它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1536年落成,位于北京南池子。解放后这里又按原状进行了修缮。
这套邮票发行于1979年11月26日,属于国际档案周纪念邮票,该邮票共有三幅图画,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央档案馆的建筑气势宏伟大气磅礴充分的展现出了国家档案馆的雄姿,同时画中的金匮以及石室设计构造颇具中国古典特色,充分地展现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民族艺术文化,同时也展现出了昔日皇家档案馆的风采。我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现在国家各方面事业的发展都是由古代人民贡献建设所奠定的基础,该邮票中的皇史是专长帝王手迹实录和秘典的地方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档案馆之一,是现代我国不可多得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同时我国为了纪念国际档案中发行了这套邮票选用的图片场景很好地突出了主题。
1981.5.17,影写版。1968年,该联盟第二十三届行政理事会作出决定,将其成立日——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从第二年起,每年5月17日,各会员国均开展纪念活动。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1年5月17日,表达的是世界电信日―电信与卫生。
这枚邮票发行于1991年5月10日,为中国的影写版邮票,齿孔数为P11×11.5,大小为40mm×30mm。
20分,中国电影,3691.15万枚。 1905年,北京丰禄照相馆摄制了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人摄制影片的序幕。这枚邮票为中国影写版邮票的一枚,齿孔数为P11,大小为27mm×40mm,比一般的邮票稍微大一些。
(2-1):P11.5*11,30mm*40mm,50。大多数国家认识到发展计划必须包括人口政策,两者之间必须协调。出席会议的有约30个国家的议员代表团。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亚洲地区人口、资源和发展的趋势、规划与政策。亚洲地区人口动向对世界各国有很大影响。
为了纪念中国这枚伟大的作品,中国发行了T126 敦煌壁画(第二组)邮票,这枚邮票发行于1988年5月25日,是中国影写版邮票的一枚,齿孔数为P11。整组邮票出自于吴建坤、任宇两位邮票设计大师之手,设计方面达到了完美无缺,十分值得每位邮票收藏家收藏。
8分,辛未年,12481.65万枚。在邮票的正中央站立着一头正在回眸的羊,它巨大的羊角和长长的胡须显示了它的阅历丰厚。这枚邮票出自于我国着名的邮票设计大师雷汉林之手,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并且由北京邮票厂印刷,保证了质量,是各位藏者不能够错过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