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79.11.26,影写版,有背胶。 3-1、3-3:P11*11.5、40*30mm、50。图案采用了水彩画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这座国家档案馆的雄姿。 为纪念国际档案周,中国邮电部于1979年11月26日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
1979.11.26,影写版,有背胶。孙传哲。北京邮票厂。
3-1、3-3:P11*11.5、40*30mm、50(5*10)。
3-2:P11.5*11、30*40mm、50(10*5)。
3-1为“中央档案馆”。主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档案馆的外景。图案采用了水彩画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这座国家档案馆的雄姿。画面采取仰视的透视角度,把中央档案馆的主楼刻划得更加高大。主楼前是青翠碧绿的草坪,背景为蓝天和周恩来为档案馆题写的馆名。字取红色,在蓝天的映衬下十分醒目。
3-2为“皇史緀—金匮”。图案是皇史緀里珍藏的“金匮”。匮,意指匣子,是古代皇帝用于收藏绝密文件和档案的工具。
3-3为“皇史緀正殿—石室”。图案是皇史緀全景。这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建筑。屋顶上覆盖着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四周是厚实坚固的墙壁,下面是围着汉白玉栏杆的石阶和基座。整个建筑显得富丽庄严、坚实稳固,展现了昔日皇家档案馆的风采。
为纪念国际档案周,中国邮电部于1979年11月26日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邮票中的“中央档案馆”建于1959年,是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和文件的处所。“中央档案馆”的匾额是周恩来题写的。邮票中的“皇史緀”是专藏帝王的手迹、实录和秘典的地方,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档案馆之一。它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1536年落成,位于北京南池子。解放后这里又按原状进行了修缮。
这套邮票发行于1979年11月26日,属于国际档案周纪念邮票,该邮票共有三幅图画,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央档案馆的建筑气势宏伟大气磅礴充分的展现出了国家档案馆的雄姿,同时画中的金匮以及石室设计构造颇具中国古典特色,充分地展现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民族艺术文化,同时也展现出了昔日皇家档案馆的风采。我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现在国家各方面事业的发展都是由古代人民贡献建设所奠定的基础,该邮票中的皇史是专长帝王手迹实录和秘典的地方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档案馆之一,是现代我国不可多得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同时我国为了纪念国际档案中发行了这套邮票选用的图片场景很好地突出了主题。
为了记录下如此美景,中国发行了T56 苏州园林——留园邮票。这枚邮票发行于1980年10月25日,是中国影写版邮票的一员,齿孔数为P11.5,大小为62mm×26mm,整体形状类似一幅水墨画。
投资分析:众所周知,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并且这个数量还在日益增加,对地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本套邮票共五枚。另发行了T31M 公路拱桥(小型张)。第一枚邮票介绍了川西三号桥,图中它横跨河流的两端,巍峨壮丽,联通了河流两岸的生活,功劳巨大。
1981年11月16日,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杯排球赛上,中国女排以七战七胜的成绩,一举击败了各路劲旅夺得冠军,开始了五连冠的胜利征程。日本女队获本届比赛亚军,苏联女队获第三名。
1977.9.9,影写版,P11*11.5,60*30mm,30。票面主图是毛主席纪念堂正面外景,在布局上显示出设计者独具匠心以及对毛泽东的悼念之情。
那些矿产资源对于中国的发展贡献了十分重大的作用。这枚邮票发行于1982年8月25日,是中国影写版邮票的一员,齿孔数为P11.5×11,大小为30mm×40mm,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眼光,并且大小合适方便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