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炎通宝并不是名珍,不过在业内仍然很有魅力,其价格也是根据不同品种来判断。 建炎通宝钱因铜铁兼铸,发行量较大,总体遗存较丰。
建炎是南宋立国后第一个年号,也是宋朝唯一赵姓赵构高宗的年号,虽然疲于逃亡,但是仍然铸造了建炎通宝、建炎重宝和建炎元宝三种不同的钱币,留给了后世收藏爱好者更多的遐想。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通宝钱,由小平、折二、折三构成,材质上有铜铁两种,钱文可分为篆体和楷书,大多数都为光背。
作为南宋开国的第一枚钱币,其历史意义并不算很高,毕竟大多数风格仍然是延续了宋钱的一贯特色。在历朝历代当中,宋钱的设计是比较精美的,因此吸引了不少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建炎通宝并不是名珍,不过在业内仍然很有魅力,其价格也是根据不同品种来判断。
建炎通宝版别有哪些?
建炎通宝钱计有小平、折二,折三等形制,钱文有篆,真二体,铜,铁兼行,直读,多为光背,版式数种,可为对钱。
建炎通宝钱因铜铁兼铸,发行量较大,总体遗存较丰。然,在其折三型真书钱中,有“建”字走之上有“点”者,称“点建”版式,相对稀少,历谱均定级中等。上手展目,本品包浆黝黑,凝重老道,北坑窖藏之物,沧桑之感十足,仅就包浆言之,已然大门洞开,天目山直入眼底。辗转凝视,此钱铸制相当精整,钱体方圆廓正,穿净轮滑,精铸精修,美相彰然。其钱文笔划清晰,书意端庄,“建”上有“点”,建炎韵传。其中,钱体较为厚实,字口深竣,缘廓高凸,貌相与铁母不相上下。
建炎通宝收藏价格多少?
建炎通宝 篆书 小平 光背 80元
建炎通宝 楷书 小平 长字 100元
建炎通宝 篆书 小平 长字 100元
建炎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川” 800元
建炎通宝 楷书 小平 铁母 15000元
建炎通宝 篆书 折二 省宝 50元
建炎通宝 楷、篆书 折二 光背 5元
建炎通宝 楷、篆书 折三 光背 8元
建炎通宝 楷书 折三 宽缘 50元
建炎元宝 篆书 小平 光背 50000元
建炎通宝 楷书 小平 点“建” 1000元
建炎通宝 楷书 折二 点“建” 1000元
建炎通宝 楷书 折三 点“建” 2000元
建炎通宝 篆书 折五 光背 1500元
建炎通宝 楷书 小平 光背 80元
建炎元宝 隶书 小平 光背 40000元
建炎重宝 篆书 折二 铁质 800元
建炎通宝折二篆书是建炎通宝的一种类型,所以它必然会满足所有建炎通宝的共同属性,同时也会有一些自己这类钱币的独特之处,今天就跟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这种类型。
康王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并与北方辽、金、西夏、元并立,处境非常困难。铸币方面,早期南宋的钱币因铸钱局、工匠均为北宋遗留,在铸钱风格方面也延续了北宋钱币的风格。这也是同时期西夏,金国等铸钱与北宋相像的原因之一。
重宝钱文篆书,直读光背,径3.3CM,重9.5克左右,较北宋大为减重,此钱铸行于江浙及两湖地区。“建炎重宝”不多见,为折三篆书,铜,铁钱均有。“建炎元宝”铸造量极少,钱文篆书,隶书成对,皆为古钱大珍。
重宝钱文篆书,直读光背,径3.3CM,重9.5克左右,较北宋大为减重,此钱铸行于江浙及两湖地区。建炎重宝不多见,是折三篆书,铜、铁钱均有。“建炎元宝”,铸造量极少,钱文篆书、隶书成对,皆为古钱大珍。
建炎通宝的铸造发行可以说高宗登基后表现其继承乃先祖的一大物证,更给后来的钱币爱好者收集和研究留下了美妙的联想。建炎通宝钱因铜铁兼铸,发行量较大,总体遗存较丰。而这枚反炎的建炎通宝钱由于罕见缘故,至今未见收录入钱谱。
建炎通宝钱因铜铁兼铸,发行量较大,总体遗存较丰。 由上所知,正如愚之前多篇博文谈到的,以此钱之品貌,具母相而非母,实乃一品精铸银质样钱是也。一言以蔽之,普模和精模之出,不可以某一种为标准,相互否定矣。
一枚建炎通宝最高价 建炎通宝图片
康王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并与北方辽、金、西夏、元并立,处境非常困难。铸币方面,早期南宋的钱币因铸钱局、工匠均为北宋遗留,在铸钱风格方面也延续了北宋钱币的风格。这也是同时期西夏,金国等铸钱与北宋相像的原因之一。
建炎通宝图片及相关介绍 建炎通宝收藏价格表
重宝钱文篆书,直读光背,径3.3CM,重9.5克左右,较北宋大为减重,此钱铸行于江浙及两湖地区。建炎重宝不多见,是折三篆书,铜、铁钱均有。“建炎元宝”,铸造量极少,钱文篆书、隶书成对,皆为古钱大珍。
建炎通宝相关资料记载及图文分析 建炎通宝铸造工艺如何
谱载,有建炎通宝背川小平钱一式,应属记地川蜀钱监所铸。故,今日所展,便是愚帐中所藏的一品“建炎通宝背川”小平银钱,此银钱诸谱不载,属稀罕之品,也是出土之物。浆垢叠嶂之质色,自然天成,显示其乃出土之品。整体铸相十分自然,建炎官炉之作无疑。